天下有情人 歌詞(青樓女子唱的淫詞豔曲,竟被拿來和唐詩相比,網友:美到令人心醉)
作者:金妍宇 来源:黄新德 浏览: 【大中小】 发布时间:2025-07-05 08:15:04 评论数:
很多人不知道,除了四大發明之外,還有三樣有趣的東西也是中國發明的,分別是:科舉、鏢局、青樓。也就是說,青樓這東西,最初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風俗。
青樓起源於春秋時代,齊相管仲為了充盈國庫,特意找了一處地方開設伎館,向其收取一定的錢資,以補貼國庫的支出,“管子治齊,置女閭七百,征其夜合之資,以充國用,此即花粉錢之始也。”
雖然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,青樓這事有違精神文明,更難登大雅之堂,但在古代,逛青樓可是一件地地道道的雅事呢。
“青樓”和“窯子”不同,窯子是給社會底層人民釋放天性的地方,而青樓麵向的則是文人墨客、達官貴人。因此,青樓裏的姑娘可是精挑細選、從小培養出來的,詩詞歌賦、琴棋書畫,可謂是樣樣精通,就連尋常的大家閨秀都比不上她們。
如果你久慕某位青樓姑娘的大名,想要求見一麵,那更是難於上青天,光有錢可不行,這世上的土財主多了去了,在見慣了世麵的姑娘眼裏,完全沒啥可稀罕的。隻有那些有才情、懂浪漫的人,才有機會獲得姑娘的垂青,被請上樓去,春宵一刻。
如果你想見的是青樓裏的頭牌紅姑娘,那就更難了,必須在“騎樓賽詩”這個環節裏,打敗其他所有競爭者。
啥叫“騎樓賽詩”呢?簡單來說,所有在場的文人雅士們要在紙上寫下自己得意的詩文,然後由丫鬟送上去給姑娘看,假如這位紅姑娘看中了某篇詩文,就會邀請詩作者登樓一見。
不過,登樓見麵隻是第一步,並不代表你今晚有戲。你必須在姑娘麵前表現得彬彬有禮,能和姑娘吟詩答對,唱上幾句“水底月為天上月,眼前人是意中人”“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,是前生注定莫錯過姻緣”之類的酸曲兒,才算是漸入佳境了。如果姑娘覺得你這個人不錯,既知書達理,又知情識趣,才會留你一起吃個飯,然後點點蠟燭、聊聊人生。
所以說,逛青樓這事可不像你想的那麽低俗,士人們在這裏消遣心性、進行社交。因此,古代的青樓,是一個高雅的去處。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講,與唐詩齊名的宋詞,最初也是由青樓催生出來的,然後才迅速風靡全國,最終形成了一種廣泛的社會風尚。
02 充滿脂粉氣的青樓,“伏低做小”的宋詞我們知道,宋代施行重商政策,宋太祖趙匡胤曾表示,應“多積金,市田宅以遺子孫,歌兒舞女以享天年。”而宋神宗更是提出“政事之先,理財為急”的施政口號。因此,宋代商業的繁榮程度,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朝代。而城市經濟的高度繁榮,又促進了色情娛樂業的發展,這其中就包括青樓。
可以說,整個宋代最大的一股風潮就是“花潮”,上至皇帝,下至小吏,都熱衷於上青樓、喝花酒,更不必說那些以風流倜儻自詡的文人墨客了。
許多著名的詞人,例如柳永、賀鑄、秦觀等人,都與青樓女子有著密切的交往,而這些詞人又把青樓生活作為描寫的對象,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,例如賀鑄的“便翡翠屏開,芙蓉帳掩,與把香羅偷解”,秦觀的“當此際,香囊暗解,羅帶輕分”,以及柳永的“困極歡餘,芙蓉帳暖,別是惱人情味”,描寫的都是青樓裏的香豔場麵,令人無限遐想。
而宋詞最早也被叫做“曲子詞”,它本身就是可以直接拿來唱的歌詞。而宋代最優秀的歌者,就是青樓裏的名妓。要知道,這些名妓在當時的地位,就等同於今天的流量明星,因此,她們演唱的曲子,自然就水漲船高,成為大宋歌壇最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,從而迅速傳唱全天下,而這也間接地推動了宋詞的發展。
不過,誕生於青樓的宋詞,難免會沾染上姑娘們的脂粉氣,從而造成了“詩莊詞媚”的局麵。
我們知道,唐詩的風格素來恢弘大氣,就算是善於寫朦朧詩的李商隱,也留下很多氣勢磅礴的詩作,例如:
玉璽不緣歸日角,錦帆應是到天涯。
永憶江湖歸白發,欲回天地入扁舟。
陣圖東聚燕江石,邊坼西懸雪嶺鬆。
雪嶺未歸天外使,鬆州猶駐殿前軍。
相反,宋詞的風格則以清新婉約為主,就算是被稱為“豪放派”的蘇軾、辛棄疾,他們留下來的詞,大多數也是以婉約風格為主的。例如蘇軾的“花褪殘紅青杏小。燕子飛時,綠水人家繞。枝上柳綿吹又少。天涯何處無芳草。”以及辛棄疾的“蛾兒雪柳黃金縷。笑語盈盈暗香去。眾裏尋他千百度。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,燈火闌珊處。”都是婉約詞裏的上佳之作。
那麽,造成唐詩和宋詞之間差異的根本原因是什麽呢?
畢業於浙江大學法學院的八零後男生周吉,酷愛曆史和詩詞。他非常欣賞有“野狐精”之稱的宋朝名相王安,但自認還未成精,故戲稱自己是“野狐狸”。為了能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,開始一場有趣的詩詞之旅,周吉把自己學習詩詞的心得和經驗總結出來,精心打磨成一套名為《五堂詩詞課》的書。
在這套詩詞入門讀物裏,周吉告訴我們,相對於國力強盛、萬邦來朝的大唐帝國,兩宋是一個顯得比較“憋屈”的朝代。北宋有靖康之恥,而南宋更是長期飽受金人欺辱,之後又被蒙古人打得慘敗,最終,在崖山之戰後屈辱亡國。
長期受外族欺辱的曆史,是所有宋朝士大夫的一個心理包袱,這一思想反映到文學創作上,就形成了宋詞淒婉哀怨的風格,頗有些“伏低做小”的意味,完全沒有唐詩那種發自骨子裏的傲氣和自信。
03 情到深處,即為閨怨宋代的士大夫階層不是沒有想過反擊外族侵略者,也湧現出範仲淹、辛棄疾、陸遊等一大批上過戰場,文武雙全的詞人,但受製於宋朝立國以來“重文輕武”的傳統,以及落後的軍事體製,宋朝始終沒能從根本上挽回被動挨打的局麵。
這種無力的狀況,讓許多詞人徹底灰心了,他們幹脆閉門填詞,將滿腹的悲憤轉向另外一個題材,這就是“野狐狸”周吉在《五堂詩詞課》裏麵提到的“閨怨詞”。
宋朝的詞人似乎對這個題材情有獨鍾,凡是課本裏出現過的大詞人,幾乎都寫過閨怨詞,而且要麽不出手,一出手就是名作。例如晏殊的“無情不似多情苦。一寸還成千萬縷。天涯地角有窮時,隻有相思無盡處。”歐陽修的“門掩黃昏,無計留春住。淚眼問花花不語,亂紅飛過秋千去。”以及晏幾道的“關山魂夢長,魚雁音塵少。 兩鬢可憐青,隻為相思老。”都是閨怨詞裏的上品。
但閨怨詞這東西,難道不是女孩子們用來抒發心裏的哀愁嗎?為什麽一群大老爺們要在這裏湊熱鬧呢?
也許,這些詞人是想借著女子的閨怨,抒發另一番凝重的哀愁吧。無論是少年青春不再、美人容顏老去,還是壯士英雄遲暮、江山繁華驟逝,都是人們心中最深的苦楚,但詞人們不願向我們明說,他們或托物言誌,或借事喻理,反而帶給我們一種更加深沉的思考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